自9月初台风“苏拉”、“海葵”过后,全区经历多次连续性下雨,形成高温多湿环境,非常有利于桑园主要害虫(桑螟、桑尺蠖等)的孵化和繁殖,造成9-10月期间桑园虫害高发态势。宜州区、柳城县、忻城县、环江县等主产区出现桑园虫害严重,桑叶减产,比往年减少饲养1-2批蚕的情况,使养蚕经济损失严重,极大影响蚕农养蚕积极性。为提高蚕农对桑园主要害虫(桑螟、桑尺蠖等)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虫害,巩固明年养蚕生产桑叶高产稳产,分析桑园主要害虫特征及提出防控措施如下。
一、桑园主要害虫特征
1、桑螟
桑螟是桑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种类,其数量巨大、代数多、繁殖快、抗逆强,容易暴发成灾。桑螟在广西蚕区一年发生8-11代,每只雌性成虫产卵100-500粒卵,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孵化率可以达到100%;桑螟以幼虫啃食桑芽和桑叶,把老桑叶吃成透天窗,还会卷叶保护;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蛀孔等处结薄茧越冬,来年春化蛹、羽化、产卵继续为害。而且桑螟携带有病毒、微孢子虫、细菌等病原,能够感染家蚕诱发蚕病。
桑螟卵
桑螟幼虫
桑螟蛹
桑螟成虫
桑螟爆发
2、桑尺蠖
桑尺蠖也是桑园危害比较严重的害虫种类,其虫体大、食量多、产卵多、隐蔽性强,在桑园稍微疏于管理时,桑尺蠖就容易暴发成灾,往往能够在2-3天内将桑园桑叶全部吃个精光。桑尺蠖在广西蚕区一年发生5-6代,每只雌性成虫产卵500-1000粒卵,一般在6-7月份和10-11月份夏秋蚕期即将结束,在前期虫口基数积累,又没能够及时用药防治时容易暴发成灾,又可以形成更加庞大的虫口基数留到下半年或下一年发生危害。桑尺蠖主要以两种方式越冬:(1)以老熟幼虫潜入树隙或贴附树枝上越冬;(2)成虫将卵产于土壤内,以卵块在土中越冬。而且桑尺蠖携带有微孢子虫、细菌等病原,能够感染家蚕诱发蚕病。
桑尺蠖(卵、幼虫、蛹、成虫)
桑尺蠖暴发
二、秋冬桑园虫害防控措施
各蚕区在前期桑园害虫暴发危害情况下,已经在环境中残留大量的害虫基数。在即将入冬而蚕期也准备结束时,必须做好“层层防控”工作,压低虫口基数,减少越冬虫体数量,才能保障明年桑园桑叶高产稳产,保证养蚕经济收入。
1、做好桑园“封园”工作
桑园“封园”是在秋蚕结束后,立即使用农药在桑园进行杀虫灭虫的工作。秋蚕结束后气候逐渐变冷,是桑园里害虫“疯狂”啃食桑叶储备营养过冬的时期,此时也正是消灭害虫降低桑园害虫基数的关键时刻。但很多蚕农忽视“封园”工作,形成秋蚕后“万事大吉”的思维,错过杀虫灭虫的关键时期,使大量害虫顺利进入越冬,继而对明年养蚕生产带来危害。基于今年的桑园害虫暴发情况,必须高度重视桑园“封园”工作,在秋蚕结束停止用叶后利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或联苯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4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等在桑园进行喷洒,除桑叶,桑树树桩、树干及周边杂草都要喷洒喷透。“封园”可以大幅度减少越冬害虫,“封园”用药宁早勿迟,而且**是全村桑园同一时间统一用药,灭虫效果更佳。
2、做好桑园“清园”工作
桑园“清园”是夏冬伐后将桑园内所有枝条、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出桑园,集中烧毁或作堆肥。桑园很多害虫都是在桑树枝条上、树干裂缝中以及草丛中躲藏越冬。因此,冬伐后必须彻底清除桑园内所有枝条、落叶和杂草,有利于消灭桑园害虫越冬虫体,进而降低害虫基数,避免这些害虫来年继续危害桑园桑叶。当前,各蚕区蚕农养蚕生产普遍是“重蚕轻桑”,没有重视桑园护理,冬夏伐的枝条普遍留在桑园内,甚至连续几年的枝条留在桑园行间,给桑园害虫提供重要的越冬场所,也是桑园害虫经常暴发危害的原因。因此,养蚕生产必须高度重视桑园“清园”工作,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桑园害虫暴发,会留下大量害虫越冬,这是显而易见的会使明年桑园暴发虫害,做好桑园“清园”工作才能防止这一虫害发生。
3、做好桑园“犁冬晒白”和施肥工作
桑园“犁冬晒白”是冬伐后在桑园内犁田松土,使土壤疏松,翻出里层土壤暴晒阳光下。一些桑园害虫(如桑尺蠖、斜纹夜蛾、金龟子、桑瘿蚊等)就是把虫卵或虫体藏入土壤中越冬。通过“犁冬晒白”能把土壤中越冬的害虫暴露出来,经过日晒风吹雨淋、严冬冻死、鸟食、人工捡拾等可以杀灭大部分;另外,桑园“犁冬晒白”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有机肥料分解和矿物质营养释放,促进桑树根系生长,增强树势。同时,冬季要重视桑园施肥工作,特别是施入有机肥,约1吨/亩,有机肥除了为桑园生长提供养分外,还能在土壤中发酵发热及释放化学成分,可以杀灭土壤中害虫。
因此,养蚕生产必须重视桑园护理工作,特别是在秋蚕期桑园虫害严重情况下,通过做好桑园“封园”、“清园”、“犁冬晒白”和施肥等“层层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来年桑园虫害暴发,保障明年桑园桑叶高产稳产。
声明:本文转自@广西蚕业信息网,版权归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