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苗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作苗圃地。要求水源充足、能灌能排、交通便利,前作没有青枯病、根结线虫、紫纹羽病等病虫害。宜选用成片水稻田作苗圃地。或选用未种植过桑树、番茄和辣椒的地块。
1.2 苗地整备
苗圃地的整理就是为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包括苗圃地的深耕、施基肥和起畦。深耕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耕地深度依土质而不同,粘土要深,砂质壤土可稍浅。施基肥的目的是让苗木能在较长时间内吸收到养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堆肥、厩肥,每亩施腐熟厩肥500公斤和过磷酸钙50公斤,结合深耕把基肥翻入土中。
1.2.1 杂草较多的苗圃地,在整地前5 d~10 d用10%草甘膦水剂除草,每667 m²使用500 ml~700 ml,兑水50 L~75 L,对杂草均匀喷雾。
1.2.2 全面进行土地的翻犁、耕耙,把大块土壤耙碎整平,机械耕翻、碎土、耙平,同一地块按同一方向、同一高度起畦,畦面泥土充分打碎,要求做到畦面平、土粒细。畦高15 cm~25 cm、畦宽150 cm~160 cm、工作行沟宽40 cm~50 cm。
1.3 播种
1.3.1 选用适宜种植的杂交桑种子。 播种方法分撒播和条播两种,
撒播是将桑籽用4~5倍沙子或细土拌匀后,均匀地撒在已整好的畦面上,然后用扫帚轻扫畦面,并用木板轻轻镇压,使桑籽与土壤紧密接触。每亩用种量撒播为0.75~1.5公斤。
条播:开播种沟,行距 15 cm,沟宽 6~7 cm,沟深 1.5~2 cm;用种量为 100 cm×6 cm 的播种沟 (种子发芽率在 85%以上) 80~100 粒,用 3 个手指抓起,均匀撒在播种沟里。一般每亩用种量条播为0.5~1公斤。
1.3.2 根据播种时间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以3月下旬至5月上旬。清明前后地温 20℃时即可播种, 最迟在 5 月下旬前播种结束为好。春播桑苗生长时间长, 易长成壮苗, 管理比较方便。秋播在秋分前后( 以8月下旬至9 月下旬) , 由于生长时间短, 因此必须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和精心管理, 才能长成壮苗。1~3月份为春种,5~7月份为夏种,11~12月份为冬种。8~10月份是一年最干旱的季节,不提倡种植,有水源条件的除外。【不同地区气候环境有所差异,需因地制宜调整,若有疑问,欢迎联系我们咨询】
1.3.3 用清水浸种8 h~12 h,种子滴干水后宜用木炭粉(有些人使用磷肥拌种)拌种使种子均匀分散;每667 m²苗地播种量1000 g~1400 g,即1m²畦面播种量为1.5 g~2.0g,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上。
1.3.4 用铁耙在畦面上轻轻耙土,或用木板拍打畦面,让种子浅埋泥土中。
1.3.5 不宜在暴雨期播种,避免暴雨淋打畦面、冲刷种子。播种后即用稻草覆盖畦面,防止太阳曝晒和雨水冲刷。注意将稻草充分打乱,均匀覆盖,以略见泥土为度,一般亩用干稻草200公斤左右。
1.4 水肥管理
1.4.1 播种后灌水至畦沟,使畦面各处泥土充分湿润;以后保持畦沟有半沟深的水、长期保持畦面泥土湿润。
种子发芽时更应注意水分管理,雨天根据气候变化进行浇水。
1.4.2 如不能长期保持畦沟有水的,播种后应薄盖稻草或加盖遮阳网。播种后7-10天,桑苗陆续出土,到大部分幼苗展开2 片子叶后,即可揭去盖草。揭草宜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如遇干旱或日晒过猛,应分次揭草分批揭草。以防桑苗晒死。如果用遮阳网覆盖;5片真叶后,视天气情况可揭开遮阳网。
(关于揭盖草,如果盖的是松毛,发现子叶出来应及时将松毛抖松,并适当揭去一部分,如果是雨天,桑苗出土后应将松毛揭去 2/3;如果是盖草,发现出苗也应揭去一部分,揭盖草和松毛应根据气候变化进行,晴天 3~4次揭完,雨天 2 次揭完。盖松毛的苗地,种子发芽时要随时检查,约 7 d 左右就要注意揭盖草,否则,子叶出来 2 d 桑苗就会闷死。)
1.4.3 当幼苗长至5~7片真叶时追施化肥,淋施0.3%的尿素液或0.3%的复合肥(15-15-15型)浸泡液,充分淋足。施肥4 d后土壤稍干时再灌溉苗地至畦沟有半沟水,保持苗地湿润状态。以后视苗情再淋施1~2次同样的水肥。
1.4.4 苗高15 cm以后应增加施肥量,追肥要遵循“由淡到浓,薄施勤施”的原则每次每667 m²施尿素3 kg~5 kg或复合肥(15-15-15型)4 kg~10 kg,下雨土壤湿透后撒施,于晴天下午桑苗不潮湿时均匀撒施或阴天撒施后马上淋水使化肥溶解渗入土中,施后用树枝拨动苗木,避免化肥粘在芽叶上灼伤芽叶。间隔1个月施1次。
1.5 除草
杂草会与桑苗争夺养分和水分,因此除草要“除早、除小、除了”
1.5.1 芽前化学除草,应在播种前12 h至播后48 h时间段内进行,每667 m²用33%的二甲戊乐灵(施田补)乳油150 ml~250 ml,兑水50 L ~75 L,用喷雾器均匀喷药液至畦面各处。药液喷匀即可,不能重喷和多喷。
1.5.2 苗期化学除草,桑苗长至5~7片真叶、杂草3~5片叶期为施药适期,每667 m²用48%灭草松水剂180 ml~300 ml、5%盖草灵65 ml~75 ml兑水50 L~75 L,用喷雾器喷湿杂草。
1.5.3 苗期人工除草,首次宜在3~5片真叶期进行,发现有杂草应及时拔除;宜选择阴天进行拔草,如拔草时遇到晴天太阳暴晒,应及时淋水。
1.6 病虫害防治
1.6.1 防蚂蚁
播种时1 kg种子加入90%敌百虫粉 1 g或百虫灵 1 g拌种,防止蚂蚁为害种子。
1.6.2 其他病虫害防治
1.6.2.1.1 苗期病虫害防治
播种时可用80%敌敌畏1000倍液喷苗地驱杀蚂蚁等害虫;发现虫害立即喷杀虫剂,对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蝼蛄等,可用75%辛硫磷乳油0.1公斤兑水2公斤,拌沙或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傍晚撒于桑根附近,效果较好。
出苗后可用90%万灵晶体5000倍液、或用敌杀死5000倍液等长效农药防治卷叶虫、地老虎等害虫;出苗后喷洒5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等杀菌剂防治桑苗立枯病、猝倒病。
1.7 苗木出圃(点击查看如何起苗)
当桑苗木质化,达40 cm以上就可起苗出圃。起苗前先灌水或淋水使苗地土壤湿润,以利拔苗。为提高成苗率,宜作3次起苗,第一次拔苗径4.0 mm以上的,拔后淋水施肥;第二次拔苗径3.5 mm以上的;第三次再拔苗径3.0 mm以上的合格苗。
起苗时应尽量保全根系。苗木按分级标准分类捆扎。每扎100株。每1000株或2000株作一大捆。挂上标签,标签应标明:品名、品种名、数量、苗木等级、起苗时间、生产单位、地址等。
1.8 杂交一代苗木的分级
级别 | 苗径 (Φ,mm) | 品种纯度 (%) | 根系 | 危害性病虫害 |
一级 | Φ≥7.0 | ≥95.0 | 较完整 | 无法定的检疫对象 |
二级 | 5.0≤Φ<7.0 | |||
三级 | 3.0≤Φ<5.0 |
1.9 杂交一代苗木质量检验
杂交一代苗木的质量检验参照GB/T 19177执行。
温馨提示:
桑种贮存环境对温度湿度要求十分严格,建议随买随用,避免储存不当,为您造成损失。
桑种出库前存放在基因库内温度1~5度、湿度50%的环境里,保质期5年;桑种子在室温28度左右保存,保质期只有20天左右,
您在收到桑种当日或次日,需按正确的方法做桑种子发芽率实验,7天之内可以得到试验结果报告,如对桑种质量有异议,请在10个工作日内向销售方提出,如因使用方因贮藏种子环境导致的损失,与销售方无关,销售方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后果。
桑苗是发展桑蚕生产的前提, 培育壮苗是建立高产稳产桑园的基础。育苗人需要了解桑树种子的一些特性才能育好桑苗:育苗技术交流请进群
桑子的发芽需4种外界条件
发芽温度为 15~39℃,最适温度为 28~32℃,播种后温度过高或过低,发芽会受到抑制。16~20C和38~38.5C时发芽不良;在15C以下和39C以上均不发芽。
水分是影响发芽的主要因素,桑籽经阴干或贮藏后的含水率较低,发芽时需要吸收水分,才能进行代谢活动。--般桑籽吸收其干重的55%~60%的水分后,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一般适于桑籽发芽的土壤含水量,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若下降至60%时,出苗就会不齐;低于50%时,出苗就无法保证。 为了使桑子便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必须使种子和土壤密接,因此对保水性差的砂土,播后要覆土镇压。桑子发芽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是最大田间持水量的 70%~80%,桑子萌发对土壤空气也有一定要求, 在黏性过大的土壤中播种或播种过深以及圃地长期积水的桑子,发芽较差,甚至霉烂死亡。
空气。在适宜的发芽温度中,从吸水开始就进行着旺盛的呼吸,将胚乳中产生的养分分解转运,供胚的生长。若氧的供应不足,就会影响桑籽的发芽和生长。土壤中氧的含量,随土质的粘重和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在苗圆地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是苗面地的基本要求,
光照,在温度适宜,水分、空气充足的情况下,往往有光照会促使桑籽的胚活化,提高发芽能力。桑籽属光敏性种子,但在暗处温度高时也会萌发,而在蓝色光线下完全不能萌发或发芽率很低。促进发芽的光线的波长为7000~6000埃,呈淡橙色;抑制发芽的光线的波长为5000埃以下,呈蓝色。